主页 > 网络美文 > 正文

孔子说自己无知的名言『70个短句』

2023-12-13 10:16 来源:贴刊网 点击:

孔子说自己无知的名言

1、(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

3、(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5、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

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8、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

9、9月28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

10、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1、季羡林说:机遇是报纸上的词儿,哲学上的术语是偶然性,老百姓嘴里就叫做缘分或命运。这种情况,谁能否认,又谁能解释呢?没有办法,只好称之为缘分或命运。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13、是什么(态度):对两位先哲的话做自己的理解。

14、诗人是想跟老婆表白、浪漫一下:无论老成啥样,神马都不记得都不会忘了想你。并不是说自己老了就痴呆了!

15、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16、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17、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20、(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21、亲近母语,20余年,立足母语,坚持儿童本位,融通传统与现代,连接个体与世界,给孩子打下扎实的中国根基,让孩子小小的生命之流,逐渐地汇入我们的民族之源,未来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

2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2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24、亲近母语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给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外在于儿童生活经验之外的,不应该是与孩子的生命历程毫不相关的。给孩子的每一言每一语,都应该是真实而有意义的,让孩子通过真实的参与来获得体验和自我的建构。

25、释义:做人做事要选择善良的跟随,那些不好的东西看到或听到后,尽量远离,如果自己有,就及时改正。

26、(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7、(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2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30、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3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3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3、(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34、翻译: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有道德,然后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掌握一定的才能,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37、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这山望着那山高,因为你总是矮人一等,钱也比别人少很多。从今往后,不要这样想了,高低贵贱,其实是一种态度——取决于你自己。

38、哲学上我们说做人做事做到“无我”是至高境界,但真要做到,几乎不可能。昨天我们说过,我们很难做到客观,没有谁心中的世界是客观的,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就像我们说“中”,天下有没有一个“中”?因为“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其实对比出的这个“中”,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

39、(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40、(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41、(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4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翻译: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44、(释义)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了。”

45、(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46、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47、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

48、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第四是“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两点是不是和我们前面所说的“无执”、“无我”是同一真理,不同表述?《金刚经》中的类似观点,“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的“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是平等相。

4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50、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人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点拨启发。这个过程中施加的教育,就不是外在知识的强迫灌输,而是因势利导,是顺应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愿望,是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这也是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精神相通。

51、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52、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53、这是最常见的断句形式。但相同的断句,由于对孔子的感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学者们对文义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一些字词的解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从译成白话文的口吻语气中,也能明显感到各位学者不同的态度。杨伯峻今译:“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并解释说:后来有些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很妥当,于是别生解释,意在为孔子这位“圣人”回护,虽煞费苦心,反失孔子本意。(见《论语译注》)钱穆今译:“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并解释说: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近人疑《论语》此章谓孔子主愚民便不民主,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慨欤!(见《论语新解》)孙钦善今译:“老百姓可使他们遵照道而行,不可使他们通晓道的真谛。”(见《论语本解》)李泽厚今译:“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并解释说:这两句当然为主张民主的现代人所大诟病。其实这在古代并不怪。古代的“民主”正是“为民作主”,“民为贵”也只是这种意思,而并非人民作主的现代民主。所以这只是forthepeople,不是ofthepeople和bythepeople。(见《论语今读》)李零解读:孔子认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涂蛋,只能听喝,听上等聪明蛋即贵族统治者摆布,而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话很难听,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认的常识。(见《丧家狗——我读〈论语〉》)黄怀信解读:此章后人异读者多家,皆非,旧不误。民,即百姓。由,指沿着所指之路而行。国家之政策法度,必要之时当使百姓先遵从执行,而不必使其尽知所以。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多嫌此章所言不民主,不知夫子所言乃非常治国之法也。(见《论语汇校集释》)以下2例,断句虽然与以上诸家的相同,但对个别字词作出了新的解释,所以解读方向也大不一样。廖名春解读:“由”当读为“迪”,“迪”,导也。“知”当读为“折”,义为阻止、挫败、折服。孔子是说:民众可以让人引导,而不能用暴力去阻止、挫折。这是正视民众力量而得出的民本学说,又何来愚民思想?(见《〈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新释》,《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李君民今译:“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顺从淳朴本性去做,不能使他们讲求智巧。”(见《论语引读》)宦应清今译:“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其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见《论语稽·叙例》)杨朝明今译:“老百姓如果听从,就顺从他们;如果不听从,就说明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就应深入去了解民性、民情。”并解释说:以往,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错误,一方面是由于疏通文义时对整个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该句的断句本身也有错误。该句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诠解》)李振宏今译:“老百姓认为可行的,就让他们如此干下去;老百姓认为不可行的,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引自庞朴《“使由使知”解》,见《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顾树森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共有三种读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一种读法,成为一种愚民政策;第第三种读法,如果民众得到很好的管理,就继续使用此种方法;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作为统治者就须仔都含有民主的意义。从孔子的全部思想和一贯主张“教民”的政策来看,应该以第第三种读法为是,这是开发民智而不是闭塞民智。(见《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毛子水今译:“我们能够使人民照着我们的方法去做,却很难使他们懂得所以这样做的道理。”并解释说:“可”字意同“能”。(见《论语今注今译》)吴丕今译:“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易于统治,不妨顺其自然,少加干涉;但如果他们不大规矩,难以统治,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了。”(见《孔子的“使民”思想——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卢元锴今译:“当百姓们知道他们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对他们发号施令,由他们去;而当他们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用诗、礼、乐去教化他们。”并解释说:“使”有使用、使唤、使派之义。“可”有认可、懂得之义。“由”是听之任之、不干预的意思。“知”有教育的意思。(见《〈论语〉三则正解》,《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家祥今译:“百姓可以任情驱使(或役使)吗?不能。应当使他们知道,凡使之者,是合于义(或‘礼’)的。”(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新断》,《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今译:“老百姓是可以驱使的,但是却不可以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让他们懂得道理才行。”(见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编《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看法。

54、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5、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作为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事情呢?从古至今,那紫禁城里发生的事情,老百姓能知道多少呢?又为什么会如此呢?

56、(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57、我们一生都要学习,但是成年之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因此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都要打起精神来,想一想孔子在教学的时候,说了哪些调皮的话,内心就舒服了。

58、(释义)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5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0、(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61、(释义)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62、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63、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64、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65、我是相信分段生死,原始反终的。肉体只是暂借的道具,终结了还回去就行,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隐入尘烟。该走的时候,不拖累别人,不带给别人和自己痛苦。上面说的找个洞躺下去,也不够解脱,倒不如就像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多么干脆利落。

66、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7、(释义)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向我提了个问题,我原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盘问,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

68、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69、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