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美文 > 正文

苏格拉底的书 「44段优美文案」

2023-12-15 10:21 来源:贴刊网 点击:

苏格拉底的书

1、在第四章中,作者让我们挑战传统,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们必须逃离假象的洞穴”。既然要破除长者的权威,那么世俗当中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有可能是谬见!作者通过洞穴比喻,说囚徒在牢里的时候看不到外面,外面有人在走路的时候投影投在了墙上,那么每一个看到投影的人自以为看到了真实的东西。他用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每天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假象当中,这样的比喻诱导人们去思考现实生活背后的真理,引导人们向精神生活当中进一步迈进。

2、第二章强调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接近真理的方法是提出正确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和正确地提出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每人自定规则,胡思乱想,就必然没有办法达成某种统不仅我们个人精神状态会自说自话,社会也必然会因为没有沟通的可能而陷入混乱。所以,在人们过精神生活的条件下,对精神的统一性就有了要求。但是对统一的追求不是追求某种观点或思想的统观点的统一会让思想进入一种不自由的状态。理性的统一追求只能是追求认知世界的方式或者手段的统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法和逻辑以及人性有所觉知。逻辑的不矛盾、清晰和我们的语法知识的表述的清晰规定了人们在交流过程当中的最起码的尺度,这个尺度有利于我们每个人交换意见,同时用这个尺度可以衡量对方表达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对错。这就像规定红灯为停止信号一样,只要是人为规定好以后,我们的秩序就会不乱。

3、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苏格拉底的书)。

4、(31)参见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1182a20:“他(苏格拉底)使德性成为知识的一部分,这就消除了灵魂的非理性成份以及情感和道德的特征。”

5、这边苏格拉底变成牛虻扎在雅典骏马背上叮咬,那边鲁迅戳着笔杆子对着国人激情呐喊,好不相映成趣,思维最大的敌人便是结论,所以思辨是一种至高境界。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谓自知之明,而从无知之明到透过无知追求智慧谓质的飞跃。人类要知道自身固有的缺陷,即永不能得真理,但是仍要利用自身认识能力,和缺陷和局限做抗争,追求美好的政治生活。

6、俄勒冈大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三专业学士毕业,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博士在读;多年历史爱好者,社会科学发烧友,2010年度NPDA全美辩论队冠军成员,司职研究员和教练。多年标化考试培训经验,前某大型培训集团师训培训师,产品设计师。现浑朴教育senioradvisor。

7、《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种方式》;《苏格拉底传》;《与大师相遇——真理的追求者》;《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我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日子》;

8、第三章的主题是“独立思考”,引导读者达到——苏格拉底所说的“不要听从我,要听从真理”——的境界。尽管有了一个较民主的城邦社会,但传统的家长制的做法依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某种控制。苏格拉底让我们分辨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倾向于以权威代替真理标准的习惯。以为他们更有经验,能够把经验传输给我们,给果会使人们放弃主见,变得盲从而愚昧。因此他宣拉真理的标准至高无上,谁撑握了真理,我们就应该听谁的。这样一来,只要方法得当,人人便可获得真理。苏格拉底将获得真理的权利还给了每一个想拥有他的人,他使外在的标准变成内在的精神标准,从而将自信还给了每一个人。当真理至高无上之时,公平和正义才能降临人间。

9、我改变了我的信念,这又改变了我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状况。我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得自我的社会。但是我不能责怪他人或我的文化,因为是我每天选择接受它们。苏格拉底宣称,“照料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哲学的教导——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源于古希腊人的“照料灵魂”。应该由我们来省察我们的灵魂,裁定哪些信念和价值观是合理的,哪些是有毒的。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我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医术。

10、(4)RobertWardy:《苏格拉底的不虔诚》(手稿),1页。

11、他一本书也没写过。他没有这种意义上的哲学,一套传诸弟子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与耶稣一样,我们只能通过他人的记述来了解他,尤其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述。当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说他是希腊最智慧的人时,他提出,那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知道得是多么少。但他也意识到其他人都知道得很少。他努力向他的雅典同胞传达的是——他视之为他的神圣使命——质问自己的习惯。

12、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13、(14)R.M.Hare指出,这种以定冠词加形容词构成抽象名词的语言习惯正是导致柏拉图哲学进入误区的巨大语言陷井之一。参见杨峰碧根据Hare的同名著作所编译的《柏拉图》一书,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90页。

14、(23)见《高尔吉亚篇》454d:苏:如果有人问,“高尔吉亚,是否存在错误信念与正确信念这样的东西,”我猜想你会回答“是”。//高:当然。//苏:那么,是否也有假知识与真知识之分呢?//高:不会有的。

15、(21)Heinric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296页。苏格拉底的神学倾向在其知识论与伦理学中都有所显露,以致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拉斯谟写道:“圣苏格拉底,为我们祈祷吧!”(见FrederickArtz:《中世纪的心灵》,纽约:AlfredA.Knopf,1958年,11页)不过,与基督教神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出信仰问题,他对神的诉求实则是他理智的要求。

16、第五章作者强调了“与朋友在一起的重要性”,他再次引用苏格拉底的原话:“智慧的火焰既明亮又温暖,但没有人能单独地把它点燃。”苏格拉底是说,一个人的世界是没有什么智慧可言,也不需要什么智慧,只有一群人才能探索出智慧来。言下之意,智慧一定关涉人们的真情实感。这关系到文明的根本之所在。友谊从来都必须是人类所有价值的基础。任何的真理的发现,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真理,不可能是一个人认可其他人不认可的,它指向了一种群体标准,一种更加民主化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才能达成共识,真理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成共识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人类世界一定会四分五裂,友谊荡然无存。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以观点、以精神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说一个个团体。我们不能为了讲道理而说理,不能为了捍卫真理而真理,真理是有基础和条件的,必须以人为本,以这个社会现有的人所达成的某种协定为基准,这就是后来所讲到的某种契约性的状态。

17、彭华 |朱孝远|邓联合 | 凌文超 |朱锐泉

18、华夏出版社办社宗旨:“传播人道主义、弘扬华夏文化”。

19、(24)比如《拉克斯篇》192a~b:“我将人们能以很短的时间完成演讲或竞走的能力叫作快捷。”《美诺篇》76a:“形状就是物体周边的界限。”等等。

20、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21、《苏格拉底的审判》;《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苏格拉底的困惑》;《苏格拉底之道》;《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之死》;《谈话录》;《蝉》;《巫师苏格拉底》。

22、陈来 |刘玉才|施仲贞 | 孙国柱 |赵团员

23、(1)对苏格拉底事迹的最早记述见于他的同代人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以及其他几位较不重要的喜剧家的作品之中而这些对苏格拉底形象非常不利的描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的不同所导致的故意歪曲或无意误解,但仍然具有相当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24、1月15日晚上20-21点参加第一次的探讨会。

25、(1)见A.E.Taylor:《苏格拉底》,波士顿:TheBeaconPress,1951年,18页。

26、典型的苏格拉底式诘问的程式一般是这样的(19):

27、王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28、 星云大师|ShellyKagan|津科夫斯基

29、(10)我们可以基本假定,这些早期对话以及《政制篇》中的许多对话大约都反映了苏格拉底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公元前431年)之后直到他临终前(《克里多篇》与《斐多篇》)的一系列活动。

30、(3)色诺芬的记述缺乏哲学上的连贯性和全面性,但与柏拉图并未构成重大的冲突,因而也同样是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31、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32、(28)比如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上卷,188页):“他﹝苏格拉底﹞的论证是不诚恳的,是诡辩的;在他暗地的思想里,他是在运用理智来证明他所喜欢的那些结论……他也有一种沾沾自喜和油腔滑调的东西……”我们可以补充说:如果诸如《阿尔希比亚德篇》这样的对话是柏拉图真作,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苏格拉底的这种“沾沾自喜和油腔滑调”是极度令人生厌的。

33、附录一为什么色诺芬是“叙拉古的忒弥斯托革涅斯”?

34、Guns,GermsandSteel:TheFatesofHumanSocieties

35、《真理的追求者:苏格拉底》(中英双语版)为“与大师相遇”系列书之中英文对照,可供青少年学生休闲时阅读,也可作为英语学习课外书。苏格拉底的信念、机智、风度及言论,是傅佩荣终身奉为学习楷模的标杆。在苏格拉底身上欣赏到雅典的人文风貌以及爱智者的潇洒意趣。

36、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168名西班牙士兵征服印加帝国

37、冯立 |林忠军|张文智 | 刘玉建 |黄甜甜

38、(2)柏拉图至少在早期的对话中力图再现苏格拉底的真实思想与品性,但我们对其真实性程度缺乏做出准确判断的足够根据。无论如何,“对于哲学家来说,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是唯一的苏格拉底”(4);

39、(17)所谓“自知”与“自知无知”的等同肯定是至少在公元前423年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时苏格拉底即已明确提出的观点。剧中斯特莱普西亚德(Strepsiades)劝其子到苏格拉底那里去学习,而其子诧异到那里去学什么,前者的回答是:“〔在那里〕你可以学到人类所有智慧的东西,而且你将认识你自己,知道你是多么糊涂、多么愚蠢。”(《云》840~843行)然而这条明显讽刺苏格拉底的材料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注意。

40、对定义的寻求使得苏格拉底的使命具有了更加确定的内容,而他所谓德性与知识的同一亦即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尽管这尚且不足以使他摆脱招致各种批评的可能。定义问题的提出本身即是巴门尼德本质主义传统的恢复,并且使他的基本努力方向保持是理智主义的,亦即是世俗的而非是宗教的,他之所谓神不过是等同于他所追求的最高智慧,只是相对于人的“无知”而言的。他的理智主义倾向的根本目的在于表明,人们在道德上的一切缺失都根源于人的理智的尚不充分的开发,因而弥补缺憾的唯一道路就是关注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如后来基督教所要求的那样把自身的全部生活都投入到神的怀抱中去这一点已预示了后来柏拉图“回忆说”的提出,但本身并不应该被视为“回忆说”。在此,所谓“关注灵魂”并没有比他的“自知”原则具有更多的内容。根据现代哲学者的研究,从荷马史诗开始的希腊文中的“灵魂”(psychē)一词就是用来表示人的“自我”的,或者说是人们自我认同的承载者(thebearerofpersonalidentity),也可以说是肉体背后的“真我”(trueself),而情感又往往是在此“真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力量在此意义上,关注灵魂与“自知”是等同的,而苏格拉底以对定义的强调削弱了灵魂在情感方面的含义(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也就是非理性的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合乎理性并且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概念,从而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中的“自我认识”(self-knowing)传统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灵魂的主要功能即被描述为一种理论思维的能力,而苏格拉底又使之成为道德责任的最终承载者。二者对灵魂不朽的共同看法与其说是神秘主义,不如说是其理智主义诉求的自然结果,其哲学上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宗教上的意义。据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哲学的提出恰切地标志着哲学由自然向自我的完全转变,而哲学与物理学(自然哲学)的分离随之宣布完成。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的降临确实如同葛斯里指出的那样形成了“希腊哲学史上的一道瀑布”。(32)

41、第三部分色诺芬的王权统治:“苏格拉底式的王”

42、《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种方式》;《苏格拉底传》;《与大师相遇——真理的追求者》;《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我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日子》;

43、译者吴飞,男,1973年出生于河北肃宁,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0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