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美文 > 正文

伟大人物爱读书的例子(75条文案精选)

2023-12-11 10:30 来源:贴刊网 点击:

伟大人物爱读书的例子

1、奥巴马说,他不确定读书是否让他成为更好的总统。但毋庸置疑的是,阅读帮助他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类的复杂境况,并在高压的总统生活中获得一种平衡。

2、孩子住在家里的这些年是十分珍贵的,他会观察你在生活里的一切举止,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建立你们自己的阅读习惯。以下是家庭阅读可以参考的方法:(伟大人物爱读书的例子)。

3、明朝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

4、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5、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6、如今明星吸毒,富二代炫富,年轻人追求物质享乐等现象层出不穷,根源在于他们的无知,事实证明,放松精神追求必然会沦为精神的乞丐,金钱的奴隶,最终堕落成为人所不齿的“垃圾”。

7、不要说“如果你能看上30分钟的书,就让你去玩一会儿iPad/吃冰淇淋/领一块钱。”相反地,要让阅读成为一种奖赏——甚至是一种特权。没有人要为了得一块儿糖而去吃饼干。

8、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9、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以书为伴,读书成了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0、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11、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

12、第二则材料调查的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世界名著,从“死活读不下去”这种轻蔑的称呼中,就可见名著被冷落到何种程度。仔细一看,中国的四大名著竟然都赫然在列、榜上有名,并且个个中枪、无一幸免,这就奇怪了,早有公论的“四大名著”,今天竟然“死活读不下去”,而其他像《百年孤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竟然也在劫难逃,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我们今天的人究竟是怎么了?上面这两则材料,用调查数据显示了我们阅读“书籍”的现状,与前面的两则名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了上面的材料,你难道能没有感触和思考?

13、众所周知,读书不仅仅是只读一本书,更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不了解苏联诞生初期劳动人民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对国家利益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就不可能理解保尔·柯察金如何在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成一名钢铁般的无产阶级战士,反而会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成一部“洗脑作品”;不了解拉美百年来的历史发现和民族意识的崛起与斗争,就只会纠结于《百年孤独》混乱的人物关系然后无数次的打开、放下……与小说中的历史时代脱轨这正是我们阅读的一大障碍,阅读经典,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但处在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哪有人愿意为读一本书去做那么多事?于是,那些有着恢弘史诗般气质的小说,最终被人以“太厚、难懂、读不下去”的理由束之高阁。

14、书,是先哲们开通的智慧河流,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读书可以获得知识、汲取智慧、丰富经验、提升气质。古今中外,大凡有大作为者、大凡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把读书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一辈子的习惯。

15、对于一些早期阅读者而言,大堆的文字就像是个巨人,令人望而却步。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被贴上“不爱看书”的标签,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比较喜欢看图画书。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而应该给他们寻找适合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喜好的图书。下面这些建议能帮助你鼓励这些对阅读不那么有热情的孩子:

16、由于高尔基生命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发奋,他写下了超多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生命》、《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超多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17、古时候,人们靠读书做官来养家糊口。今时空,人们靠读书学习来完善自我。

18、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19、第二步:从这一本书的参考书目中找下一本来读这是我坚持的一条小规则。在我读的每一本书中,我都试图在脚注或参考书目中找到我的下一本书。这样做能帮你建立一个主题的知识基础,也能帮你明白如何从一个主题追溯到它的核心。第三步:在生活中找到方法来使用读过的精华

20、同学们,站在建d10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嘱托!爱读书、读好书,不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21、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22、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23、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24、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25、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6、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27、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

28、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29、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30、(作文点评)物价暴涨,GDP飙升,火车越来越快,房子越来越空,在这个快捷高效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匆匆忙忙、身心疲惫的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浮躁的心灵再也盛放不下一部名著,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如蓝江水,欲燃红花,落霞孤鹜,白云人家,还有多少人去伫立凝望,还有多少人去忆念牵挂?物质的丰富和欲望的满足并不能消解灵魂的饥渴,请停一停前行的脚步吧,抬起头来,望一望那个看守我们心灵的月亮!沏一杯清茶,点一盏孤灯,打开书卷,与古人促膝相拥,这样,我们的灵魂或许会得到些许安宁。

31、人生来便不平等,有人生而愚笨,有人天资聪颖,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是平等的,恃有才气之人更应努力读书来增长才干。你知仲永之伤乎?生而不凡,五岁即能吟诗作对,但却少加培养,卖弄才情,最终泯然众人矣。仲永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顾炎武有通读史书之志,有坚韧不拔之心,持之以恒,读书不止,最终不断提高自己,写下了《日知录》流传后世。人生有智、愚,唯有读书,可以医愚。

32、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大全》、《联共d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d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33、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着名的教育家。

34、我知道,有时候一本书明明只有200页,前面的介绍和分析却有80页,这令人很愤怒!而且,假设你在读《圣经》,那么先读介绍再读正文,你肯定会一头雾水。但是,前言和介绍里的译者笔记、作品概况、背景知识,依然是吸收书籍精华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该怎么做呢?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步:从书的前言中筛选出这本书会触及的关键词、核心情节、核心概念,把段落标注好,然后开始阅读正文。这样,无论你在什么时候读到了这些核心概念,都知道应该回到前言来寻找什么信息。

35、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发现你还保留着这些书,说明你对他们的童年仍然念念不忘,这对他们的意义是很大的,他们会十分感谢你。

36、古典文化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时间沉淀的一壶清酒,永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醇香。在不断发展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该牢牢记住:经典,不该被忽视!

37、有些时候,学步期的孩子往往会反复看一本书,不要为此感到“疯了”。不要否定他们喜欢的书,但是可以积极地引导他们也看看其他的书。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让学步期的孩子去接触他们从没有经历过的主题。一本伟大的儿童图书可以把所有话题——哪怕是地理学,艺术史,不同文化背景里的生活——都能分解成小的部分,将它们变得趣味横生。

38、简而言之,什么是天才、智者、领袖们会读的书?那会是一些信息密度极大、文字极其精简、表意极其模糊的著作,《论语》、《圣经》、《原则》……比比皆是。你不明白那些书在讲什么?这很正常,因为这些书只挑选那些脑容量、专注力、理解力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以最艰深、最紧张的方式,将智慧显露给他们。这意味着你要去阅读那些在你大学专业和从业行业之外的陌生书籍,你要沉浸其中、读得酣畅淋漓。你要读巨擘传记,而非商业技巧;你要读文学经典,而非畅销小说。

39、从家长们期待着第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被“阅读很重要”的信息充斥包围了。从好的一方面来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阅读的好处都是有据可查的。庆幸的是,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是充满乐趣的、有回报的,并且也是相对简单的。下文将从三个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和观点:

40、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

41、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他是福州人,清末举人。

42、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43、特别记住,要阅读名家的解读文章,发现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从亚马逊书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以及互联网的多方渠道,去理解作品的具体背景和文化意义,对于全人类、部分群体、每个个体的意义。如果你同意名家们对书籍要点的评价,一旦书读完了,你就把它“偷来”变成你思想和行动——这不是学校,这是生活。在生活中,不会“抄袭”的人才是最大的傻瓜。总之,读一本书的第一个小时(或者前50页)不该是你探索新鲜感的过程。相反,你的精力需要花在弄清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及如何从中获益上面。

44、邓爷爷空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读书。1956年他担任d中央总书记,繁忙的工作没有留下太多的空余时间,但是邓爷爷从未放松学习,更没有远离书本。出差时也带一两本书,抽空就读起来。在江西劳动时,他没有任何生活上的特别要求,唯独希望带几大箱子书。上午参加劳动,下午和晚上总会抽时间读书,他常常读到深夜,甚至忘记睡觉。那几年,邓爷爷读了大量马克思列宁著作及《史记》等文献。书籍成为他的精神之友,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45、海伦凯特是美国的着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

46、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由于他勤学好问,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后来又受业于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所以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被当时的郡国选诣为博士。

47、讲述、分享先辈读书故事,交流心得感受,畅谈读书理想;

48、除了小说,别太在意所谓的阅读快感。作为读者,你的目标是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事、它为什么发生了、有什么教训。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49、▶小贴士:问问其他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读什么书,看看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交换图书看。

50、其次,要读经典。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借鉴别人的经验与启示。经典著作经过岁月筛选,里面有许多值得汲取的东西。读经典能够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读经典可以丰富文化阅历、提升思维能力、充盈思想力量,也有利于汲取历史教训,让人生的路走得更好更顺。长期读经典,可以使人摆脱平庸、走向深刻。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有许多名篇佳作值得好好去读、好好去品。有人说,不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李密的《陈情表》,不知何为孝;不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不知何为义;不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不知何为节;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知何为胸怀,是有深刻道理的。读经典是苦差事,需下细功夫。经典十分难读,大都博大宏阔、高深艰涩,有些语言表达与我们的习惯相差甚远,读起来确非轻松。正因如此,读经典能带给读者最大程度的收获与享受。读经典不能太急,休假时根据时间空间作出合理安排,每年读一两本,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51、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52、‍‍‍2018年12月分类练习专辑出炉,欢迎选用!

53、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54、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渐渐地,白岩松的成绩跟了上来。高三那年,为了让成绩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出来装订起来,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等等。然后,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页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持之以恒,白岩松终于考上了大学。

55、鲁迅卖奖章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56、读书要有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点滴做起,珍惜点滴时间,早晨到校、课间、午间、睡觉之前、茶余饭后,都是我们读书的时间。无论再忙,作业再多,每天都要坚持阅读30分钟。此外,我们还要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与同学探讨,向师长请教,涵泳品味,比较分析,长此以往,我们一定会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57、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58、读书,是一项让时间陪跑、而不是与时间赛跑的活动。过度强调功利心,只会让社会中充斥大量简读版、缩影版或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影视剧。与此相反,在夜深人静之时,打开台灯,静下心来,翻开你最想看的书——不管它是否名著——并一直读下去,这或许是对那些人类智慧结晶的最好礼赞!

59、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60、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61、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62、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63、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64、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65、我喜欢读书,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拿着冰心的散文集,品味着,或沉思或联想,意味深长; 

66、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67、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68、书很便宜的,再买一本留着收藏就是了。做一个会撕书的人,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

69、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70、年轻干部普遍很忙,要注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给读书留下时间空间,读书不够,短时间可能显现不出来,但随着岗位的重要和复杂,就会深感读书之差距。因此,年轻干部走入社会后,对读书要作长远安排,培养浓厚兴趣,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爱不爱读书,是一个干部有无进取心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走远的基本要求,大家都应该在这方面下苦功夫。

71、致敬·伟人|爱读书、读好书,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72、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领悟十分专心。不管周围怎样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73、喜欢有生命的文字,无论是犀利的,温婉的、薄凉的,又或者矫情的,透过字里行间可以分辨出一个真实率性的灵魂。喜欢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哪怕他冷漠、孤傲,与人群格格不入。玉有玉的润,银有银的美。

74、《纽约时报》首席书评人谷角谷美智子在一篇有趣的报道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