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美文 > 正文

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2023-12-14 10:27 来源:贴刊网 点击:

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1、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2、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3、这地方我们要清楚,印光大师说:「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有情生命的阿赖耶识,它不是马上得果报,而是「异时而熟」,你现在造善业,是先保存下来,因为你现在这个生命果报体,是过去生所创造的,所以有一段相续的时间。那么你所造的善业,跟你过去阿赖耶识恶种子一接触,会把你三恶道的业力给破坏掉,先把这个病毒逼出来,这叫「重报轻受」。(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4、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常与文殊化身寒山大士说法论道。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作佛事,游戏人间。

5、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6、能所俱忘离诸见。(厌舍品第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7、求革新不可太快,厌恶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过,用人才不可太急,听发言不可太率,对自己不可太宽。

8、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9、事与愿违,结果是我们自己亲手打破了这份平衡。做人以来,我从来没有做的如此失败过。

10、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11、忏悔让肉体消灭,让心灵扩展,让爱起飞,让梦苏醒,大地驶向蓝天。

12、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13、20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敌,虽见五欲,心不贪著。

14、2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无量寿佛经》

15、三者广修供养   广指所供之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贤菩萨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皆供养。供养之物有财供养与法供养。财供养:有内财与外财。内财,如《法华经》说:用身、口、意三业恭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外财,指金钱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随缘能施,尽心供养。即一香一花,亦称理成就。如偈说:‘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菩萨二乘僧。’法供养:以如来正法,开示众生,转迷启悟。如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逢人即劝,逢人即念,是为法供养。吾人广修供养,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如法供养。可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普贤菩萨称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16、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7、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1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9、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21、所谓「句」,能诠释诸法之差别。前面的「名」,只是诠释诸法各别的体性,不能够将诸法做一个比较。简单说:「句」是把「名」多加上几个字,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义理,就叫作「句」。换言之,「句身」必须要具完整的道理。什么是完整的道理呢?举一个譬喻:「眼睛是无常的」,喔,这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只是讲「眼睛」,那这个道理不完整,因为「眼睛」只是一个名词。我们说「眼睛是无常的」,表示眼睛是会败坏的,现在存在不是永远存在,总有一天眼睛会败坏,这就是眼睛无常;耳朵也是这样,那耳朵也是无常,还有一切法也是无常。总之,能够完整表达义理的,叫作「句」。

22、而现在的我们,却形同陌路的过客,即使是擦肩而过之间,都已经不再是彼此之间那种熟悉的感觉。一份感情就这样流逝了。()当我再次看到你的笑容,虽然不是为我绽放的,但我却感觉到了一种温暖,可惜的是,那不是为我绽放的。

23、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2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5、在这么一个夜里,没有月色、没有星星的夜里,我的心情在疼痛中颠覆着。关于忏悔的句子。

26、忏悔的过程是对自己绝望的过程。忏悔的总结是我死,无云的蓝天在飘扬。

27、灵魂就是在忏悔中长进。圣洁就在忏悔后诞生。

28、星云法师:我很希望徒众中,类似依华那种毅力、耐苦、不退道心的条件者,能多几个人,和对方交换学生学藏传佛教。

29、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30、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1、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释迦牟尼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32、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33、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4、(3)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35、我们现在不用说慈悲心了,连出离心都还没有。出离心是什么?比如,我现在很讨厌轮回,非常想解脱,非常想离开这个世界,非常想脱离这个痛苦的轮回,这就是出离心。那我们现在有没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想法?有的时候有。男女感情上出问题了,失恋了,这个时候就觉得“唉,这个世界非常痛苦,我必须要赶紧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时候,跳楼自杀都可以。但这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才讨厌这个世界,并不是明白了轮回的真相而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36、那份执著让自己感动,一份激情让自己从不曾想过是否去放下。曾有人问过我,可否能与我有相交的轨迹?我拒绝了,不是因为谁,而是感情重的让我再也无力背负。

37、原文: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

38、济群法师:南传主要继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态及声闻乘、解脱道的思想。汉传虽然同时传译声闻乘、菩萨乘典藉,但实际继承的是声闻乘的行仪,菩萨乘的见地。藏传佛教则主要继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结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来说,三大语系都是相同的。

39、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

40、  由此可见,对某些众生来说当数必堕地狱之恶业,菩萨若能以悲心及善巧方便行持,反倒可以之而积累起无数福德资粮。若小乘、大乘戒律都对非以贪心及愚痴所摄之所谓邪淫作了方便开许,那么以理推之,无上密乘在同样的指导思想下特殊开许个别修行人将贪欲转为道用也就更不足为奇了。出于密法要求保密的基本原则,这里不可能广说具体的行为细则。但我们内心应该明白一点,即对三乘戒律、对三乘一切表面上的互相违背之处,都应该持有这种圆融不二的观点。

41、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中论》

42、2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安乐行品第十四)--《妙法莲华经》

43、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或见光见华,已受宝池生。--《净土生无生论》

44、依稀仆家铁汉。虽末梢老寿,初节魔难。幸闻早、省了柳枝,更送了朝云,尘念俱断。丈室萧然,独病与、乐天相伴。但归依西方,拈起向来一瓣。

45、忏悔是好人为坏事缠累而懊悔。是心灵在肉体里掘起。是蓝天的降临。是灵性进步之梯,是上帝的召唤,是良心的扩长和清洁,是心灵走向秩序的通道。

46、  其实佛陀在显宗经典中也绝非只字未提密法、未提密法中的双身修法,只不过他提到的方式比较隐秘而已,这也是佛陀一贯的传法方式。他在大乘经典中明显、广泛宣示的教义,在小乘佛法中往往是以不明显、略说的方式出现。比如讲到空性,佛陀就在小乘根基众生前着重抉择了人无我空性,至于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则并未作明显、公开的开示,但也早已在其中留下了可供利根者未来向更究竟的空性境界迈进的阶梯。同样,佛陀也在部分显宗经典中暗示了密法的某些方便法门,只是未作更多的引申与铺陈,否则也就不会有显密之分了。比如《女身令佛欢喜经》中就说道:“菩萨者,为令诸佛生喜,将自身化为女身,常行于善逝之前。”这就是所谓的以隐藏方式宣说,类似的经典教证还有许多。

47、400.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妙法莲华经》

48、苦海难渡入佛门渡入佛门省自身省自身心忘红尘心忘红尘苦海难。

49、凤凰,涅盘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0、安命知天者,对人生有一番彻悟后,就要达观地对待一切。诗人正是以这一心胸直面人生沉浮,并达到了他人生的完满。

51、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52、---杂阿含经卷二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53、3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正说分,初明净业)--《观无量寿佛经》

54、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55、2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56、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恶,由十恶而招致六道轮回之苦。如《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业障,必当早求忏悔。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

57、3恩爱合会,必有别离。--《过去现在因果经》

58、「数」─「数量」是依止诸法的多或者是少,『相仍相待』─「相仍」就是前后的继承累积,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等于一直加上去,前后相加叫「相仍」。「相待」,就是互相对待,甲比乙大,但是乙跟丙比起来,又比丙大;比如你考九十分,但是你跟考九十五分的人比,就比较差了;相对于一个八十五分的人,你就比较高了,所以这种高低也是没有绝对的,看你跟谁比,你要往上比的话,你是最差;往下比,全世界你最好,都是相对待而假立出来的结果。

59、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佛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60、无生法忍。菩萨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

61、2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

62、3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处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魔销总结)--《大佛顶首楞严经》

63、3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五阴边际)(卷十)--《大佛顶首楞严经》

64、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

6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66、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67、八者常随佛学  我们时时以佛为学习的榜样,对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总之,要诚心忆佛,从因至果,引得心智,随之而学。常常如此,始终不变。

68、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69、你任何一种佛教的活动,离开清净的自性,那叫做外道啊!所以,八大宗派争个什么劲儿?诸位!八大宗派互相排斥是没有道理的。好!你修哪一宗,讲讲看。讲:我修天台宗!天台宗的教祖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再推上去,听谁的法?释迦牟尼佛!净土宗,净土宗是谁宣说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华严经》,《华严经》是谁讲的?释迦牟尼佛!你讲啊,你讲讲看!

70、菩萨对佛所说一切教法,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忆念,修习安住。